常识性错误1:
超市是正规渠道,所以,我都到超市买蜂蜜,至少能保证是真蜜。
这是非常常见的常识性的错误。因为假蜜鉴定极难,即使权威部门的质量检测机构,对于高水平的造假,也不是很有把握。而超市更不具备鉴定假蜜的能力,况且现在的超市,只要交足了进场费,就可以上架。
常识性错误2:
价格和品质成正比,我一般买蜂蜜都选择贵的,至少心理上放心。
价格和品质不成正比。好质量的蜂蜜一定会贵,但贵的蜂蜜未必品质就好。
常识性错误3:
蜂蜜的颜色越浅,质量越佳。
蜂蜜的色泽与蜜蜂采集的蜜源种类直接相关,由不同蜜源植物花蜜酿制成的蜂蜜,色泽有明显的差别。确实洋槐蜜及有些浅色蜜气息清香,品质好,但颜色较深的荆条蜜、黑芝麻花蜜,龙眼蜜、枣花蜜等同样也属于优等蜜。事实上,深色蜜的矿物质含量一般要比浅色蜜高很多,所以深色蜜很受欧洲市场的欢迎。
常识性错误4、
我买蜂蜜,首先看蜂蜜稠不稠,稠的就是好蜜,不稠的就是不好的蜜。
稠不是判定真假的标准。如果你连真假不能先判定出来,又怎么断定买到的稠蜜是好蜜呢?去商店里买一瓶麦芽糖,打开看看,很稠,透明度也很好,到口里也甜甜的,却不是蜂蜜。
常识性错误5、
蜂蜜有酸味和酒味肯定是变质了
蜂蜜的酸味和酒味是判断蜂蜜变质的一个标准,一般浓度太低的蜂蜜出现酸味和酒味是变质的现象。但是这种情况我们也要区分对待,因为有的蜂蜜本身就有酸味,有的蜂蜜本身就带有一点酒味。比如黑芝麻花蜜,乌桕蜜,喝起来就带有酸味。而且这两种蜂蜜都会产生气体,黑芝麻花蜜还会产生很多白色泡沫,乌桕蜜会有一点点酒味。这个是这两种蜂蜜的正常特征。不但不是变质,反而直接证明了这两种蜂蜜都很纯正。有经验的人会发现,其实变质的酸味和酒味与蜂蜜本色具有的酸味和酒味其实是有区别的,长期接触,长期喝是能分辨出来的。
常识性错误6:
网上有很多鉴定真蜜假蜜的办法,我想,把这些都学会了,一定能买到真蜜好蜜。
单凭网上的某一种办法,不一定靠谱。比如通过拉丝来鉴定真假,说是能拉成细长丝的就是真蜜,这个未必,麦芽糖就可以拉出很长很细的丝。有人说,滴在卫生纸上,看看其渗水快慢,也可以鉴定真假,同样不靠谱,麦芽糖渗水也慢。有人说,闻香味,真蜂蜜都有很悦鼻的香味,这也不行,香味是可以添加进去的。
稍微靠谱一点的方法,就是通过口感,长期吃真蜜形成的口感,这让你在吃到假蜜和劣质蜜时,很明显会感觉到不一样。再就是,好蜂蜜会有涩喉的感觉,这是因为蜂蜜中含着生物碱,而糖浆不会有。
常识性错误7:
蜂蜜结晶了,听说,加了糖的蜂蜜容易结晶,所以,我也不敢喝了。
结晶是蜂蜜的另一种形态,结晶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结晶并不影响蜂蜜的质量,而且所有的蜂蜜都结晶,只要有适宜的条件。只是有些蜂蜜易结晶,如椴树蜜和油菜蜜,有些蜂蜜难结晶,如洋槐蜜、枣花蜜。结晶不是断定蜂蜜真假的标准。
常识性错误8:
加热蜂蜜喝更好。
加热到一定温度会破坏蜂蜜里的某些活性物质,影响蜂蜜的品质。而且蜂蜜在冲水饮用时,也好用不要超过50度的温开水,温度超过60度,同样会破坏里面的活性物质。所以,蜂蜜不适合高温喝
24小时热线电话欢迎来电咨询:
139-08258992 023-73301588
邮箱:516756997@qq.com
公司地址:重庆市石柱工业园区C区金溪路5号